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從王者到棄子:碳元科技尋路中失路

中國手機產業(yè)鏈崛起興衰的鏡子。作為產業(yè)鏈供應商,駕馭產業(yè)鏈的新趨勢,機會、風險巨大

文/智物

2017年3月,一支名為碳元科技的股票在A股正式上市,憑借5G概念股的東風,其股價在6個月的時間里從7.87元的發(fā)行價迅速拉升至44.96元,一時間,這家默默無聞的公司被冠上了“石墨膜第一股”的名頭。

彼時,創(chuàng)始人徐世中相信,屬于他和碳元科技的時代才剛剛開始。

“如果不是我,換了別人做不見得能成功,因為它走了一條沒人走過的路”。在碳元科技之前,國內人工合成石墨膜領域尚屬空白,徐世中的成功讓手機散熱產業(yè)鏈邁上新的高度,碳元科技此時也被業(yè)界視為大陸手機產業(yè)鏈超越中國臺灣的重要標志。

然而,在四年后的今天,這家公司屢屢傳出“經營不善”、“創(chuàng)始人套現離場”的聲音。

10月12日晚間,碳元科技發(fā)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徐世中及其一致行動人天津奕遠企業(yè)管理合伙企業(yè)計劃作價2億元,向珠海金福源企業(yè)管理合伙企業(yè)轉讓所持7.7%股份。

同時,碳源科技還為金福源“量身定做”了4.92億元規(guī)模的定增方案。交易完成后,金福源將合計持有碳元科技28.57%的股份,成為公司控股股東,公司實際控制人將由徐世中變?yōu)辄S麗鋒。

曾經的石墨片領先者,輸掉了3D玻璃和陶瓷項目

作為業(yè)界知名的傳媒大咖,黃麗鋒的上海嘉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曾憑借多檔綜藝節(jié)目名譽業(yè)界,此前也曾傳出要借殼上市的消息。曾經的石墨膜第一股淪為娛樂公司登陸資本市場的捷徑。

當下,正值國內手機產業(yè)鏈隨著華為、小米、OV的成長快速崛起,超越中國臺灣、韓國、日本。作為曾經的主力和代表的碳元科技,卻未能完成從石墨片到相變散熱的產業(yè)轉變,未能實現3D玻璃、陶瓷項目落地。

石墨王者徐世中,只剩液態(tài)金屬一個新賽道的機會。

01時勢造英雄,石墨片王者

2010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徐世中得知蘋果正計劃用石墨去做手機散熱產品,對于大多數人而言,這樣的消息并不會引起過度關注,但敏銳的嗅覺讓徐世中意識到這是一個寶貴的機會。

化工材料專業(yè)出身的他拉上兩位曾經的同學,在實驗室中開始了石墨膜的研制工作。彼時,國內對于智能手機石墨膜的開發(fā)處于空白階段,因為在iphone 4之前,智能手機較低的功耗根本不需要額外器件去輔助散熱。

經歷一年的研制工作,能夠滿足智能手機需求的石墨膜被開發(fā)出來,同一時間,碳元科技正式成立,并逐步解決了石墨膜工業(yè)化量產的難題。

但正如所有創(chuàng)業(yè)者一樣,徐世中在公司成立后所面對的第一個考驗就是如何開拓市場。

此時,又一個機會擺在徐世中的眼前。

從2010年到2011年,雷軍在微博上用一年多的時間,介紹自己宏偉的“手機計劃”,從“互聯(lián)網手機”到“眾籌手機”,雷軍和他的小米吸引了無數目光。

徐世中在得知此事后,找到了小米的初創(chuàng)團隊,并介紹了自家公司的產品,當時的小米設計師周光平對石墨膜的散熱性能十分滿意,二者很快就簽署了合作協(xié)議。

后續(xù)的故事已無需贅述,小米橫空出世,直接改變了國內手機行業(yè)的格局。

小米的巨大成功無疑是對碳元科技最好的宣傳,然而,接下來手機行業(yè)迸發(fā)出的巨大需求一度讓徐世中恍如隔世。

2014年,高通為了追趕蘋果的腳步,放棄自家的架構改用公版A53 A57架構,并選擇了臺積電20nm制程,以實現64位處理器迅速量產。

這一系列操作的結果是,堪稱史上最差處理器的驍龍810誕生。自身極高的功耗讓手機的續(xù)航表現血崩,散熱表現幾乎無法勝任任何一款大型游戲,軟件算法優(yōu)化對于驍龍810已經毫無意義,各手機廠商在散熱元件的選擇上達成了空前的一致。

隨后,碳元科技迅速與華為、OPPO、vivo等頭部廠商達成了合作,成為國內手機產業(yè)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

盡管風頭無兩,但此時的徐世中已經意識到了潛在的危機。

02雙頭戰(zhàn)略,卻兩頭皆失,徐世忠敗走3D玻璃和陶瓷

在5G手機大規(guī)模應用之前,石墨膜憑借十倍于銅管的散熱能力足可以滿足大多數場景,但由于其不具備“縱向導熱”的能力,因此當手機功耗大幅提升時,石墨膜的性能也逐漸逼近極限。

5G時代,相變散熱取代石墨片已成定局

而薄熱管、均熱板等汽-液相變散熱器的出現則將石墨膜打入歷史舞臺,與傳統(tǒng)的石墨膜相比,薄熱管傳熱能力更好而且成本低廉,內部構造相對復雜的熱板則具備三個維度上的傳熱能力且更加輕薄。

幾乎在同一時間,碳元科技也開始了相變散熱器的研制工作,但產能至今是個疑問。這并不難理解,畢竟如果全面轉向薄熱管和均熱板行業(yè),這無異于壓縮自身主營業(yè)務的生存空間。

不過,即使在石墨膜行業(yè),碳元科技也面臨著盈利能力每況愈下的難題。

根據新思界產業(yè)研究中心的數據,從2019年-2021年,石墨膜單片價格已經從1.4元/部,下降到0.9元/部。受此影響,碳元科技的利潤率連年走低。

對于石墨膜行業(yè)的發(fā)展窘境,徐世中其實早有準備。早在2012年,徐世中就制定了“雙頭發(fā)展”的戰(zhàn)略,即在碳材料領域探索市場的同時,在3C行業(yè)內尋找新的產量。

2014年,徐世中邁出了轉型的第一步,成立了常州世竟液態(tài)金屬有限公司。

不得不承認,徐世中的眼光十分超前。在2014年,折疊屏手機尚處于概念設計階段,業(yè)界根本不清楚液態(tài)金屬的應用在哪,即使是最先開發(fā)液態(tài)金屬的蘋果也只是在手機卡針上小范圍投產。

近年來,隨著折疊屏手機正式進入市場化通道,鋯基液態(tài)金屬逐漸被視為是折疊屏鉸鏈的最優(yōu)解決方案,但從事內軸生產的常州世竟并沒有分到過多的市場,而同行業(yè)的宜安科技、上海馳聲則憑借華為Mate X2等產品的成功賺得盆滿缽滿。

另一個讓徐世中投入重金的領域是3D玻璃和陶瓷手機背板。

2018年4月,碳元科技投資10億元設立了全資子公司海程光電,用于生產3D玻璃和陶瓷背板,一個月后,碳元科技又6000萬增資控股了宏通新材,繼續(xù)延伸陶瓷領域的產業(yè)鏈布局。

碳元科技2019年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末,海程光電項目每天可生產5萬片3D玻璃和7.5萬片2.5D玻璃,宏通新材深圳工廠也在該年第二季度投產。

然而,能夠實現量產和能夠實現盈利之間仍存在著較大的距離,徐世中低估了3D玻璃和陶瓷背板的技術難度,產能釋放和降本成為橫亙在這家新公司面前的一座大山,越來越大的虧損終究拖垮了碳元科技,也拖垮了徐世中的“雙頭戰(zhàn)略”。

公開信息顯示,海程光電全年營收2468.19萬元,而虧損卻高達7758.75萬元,到了今年上半年,海程光電的虧損更是達到了3.55億元。

7月12日晚間,碳元科技發(fā)布公告稱,決定對全資子公司海程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實施停產。同時,擬以2.42億元向江蘇卓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出售海程光電擁有的土地、房屋、建筑物及附著物所有權。

至此,徐世中的“雙頭戰(zhàn)略”徹底宣告失敗。

03激進的策略,換來全面潰敗

在互聯(lián)網行業(yè),有一句著名的俚語“超前一步是壯士,超前兩步是烈士”,這句話放在徐世中身上再合適不過。

無論是最早發(fā)現石墨膜市場,還是率先開辟液態(tài)金屬業(yè)務,徐世中都表現出了遠超于常人的商業(yè)嗅覺,但也是這種“先知先覺”的本領,讓徐世中在企業(yè)轉型上表現得尤為激進。

即使是在主營業(yè)務的石墨膜行業(yè),徐世中都沒有選擇在3C領域內開拓市場,而是直接轉進到建材行業(yè)。

2015年,徐世中著手組建江蘇碳元綠色建筑有限公司,致力于開發(fā)“五恒系統(tǒng)”,即維持房屋恒溫、恒濕、恒氧、恒凈、恒潔的系統(tǒng)。

從原理上看,石墨材料良好的散熱性應用在輻射冷暖系統(tǒng)可謂是“專業(yè)對口”,但輻射系統(tǒng)橫跨暖通、制冷、自控、網絡信息、工程管理等多個專業(yè),其開發(fā)難度遠大于手機石墨膜組件。

今年9月,有投資者向碳元科技提問,碳元綠建成立六年還未盈利的原因何在?碳元科技對此表示,由于產品投入研發(fā)成本較大,銷售規(guī)模還未達預期,因此目前尚無法實現盈利。

屋漏偏逢連夜雨。碳元科技不僅僅在新業(yè)務上受阻,在手機石墨膜行業(yè),碳元科技也在石墨膜降價、全球手機出貨量下跌等因素的影響下,盈利能力每況愈下。

其半年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yè)收入2.18億元,同比下降14.4%;歸母凈利潤為-3.62億元,虧損同比增加766.21%。

在碳元科技旗下的13家控股子公司、孫公司中,只有從事分銷工作的海程香港實現盈利,其余全部虧損。

這也讓徐世中萌生出了退意,據wind不完全統(tǒng)計,在過去的一年里,徐世中通過二級市場減持、股權轉讓等方式,已合計套現3.9億元。

04液態(tài)金屬,徐世中最后的底牌

盡管碳元科技已經淪為徐世中的棄子,但不服輸的他仍留有最后一張底牌——常州世竟。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徐世中背后的常州瀚遠投資合伙企業(yè)(有限同伙)對常州世竟的持股比例達58.15%,徐世中仍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從市占率的角度來說,常州世竟遠遠達不到碳元科技的水準,但常州世竟背后的液態(tài)金屬產業(yè)很可能決定著手機行業(yè)未來十年的走向。

在華為退場后,國內手機廠商小米、OPPO、vivo三家不約而同地提出“高端化戰(zhàn)略”,但一個悲觀的事實是:華為留下的市場份額,幾乎全部被蘋果所蠶食。

而折疊屏手機,幾乎是國內廠商在高端市場避戰(zhàn)蘋果的唯一機會。

據悉,vivo將在明年重啟Nex產品線,推出自家的第一代折疊屏產品,前代產品碰壁的小米也將在明年拿出更加成熟的量產解決方案。

至于此前大獲成功的華為,在缺少5G芯片供應的情況下,折疊屏手機幾乎是其最后的希望。產業(yè)鏈人士預測,華為接下將會推出類似三星Galaxy flip Z系列的翻蓋式折疊屏產品,傳統(tǒng)的外折和內折版本也將會于近期陸續(xù)更新。

在折疊屏手機產業(yè)中,屏幕和鉸鏈是最核心、技術難度最大的兩個系統(tǒng),得益于過去十年大陸面板廠在OLED領域中的深耕,目前京東方、TCL華星和維信諾都能拿出成熟的折疊屏屏幕解決方案,并具備量產能力。

折疊屏手機背后的液態(tài)金屬產業(yè)鏈,是徐世中最后的戰(zhàn)機

相比之下,國內折疊屏鉸鏈產業(yè)則略顯不足,除華為外的國內其他廠商在轉軸設計上仍嚴重依賴于安費諾、三星等廠商,其質量、銷量均不容樂觀。

對于徐世中而言,折疊屏手機這塊藍海市場,其成長空間完全不亞于2011年的石墨膜產業(yè),作為一名深耕手機產業(yè)鏈多年的企業(yè)家,常州世竟就是保證自己打贏“翻身仗”的資本。

值得注意的是,蘋果此前也傳出過開發(fā)折疊屏手機的消息,鑒于中國大陸相對成熟的產業(yè)鏈,這或許將是宜安科技、常州世竟等國內液態(tài)金屬廠家的一次重要機會。

至于碳元科技,創(chuàng)始人的離場和文娛公司的接手,都讓這家公司的未來充滿著不確定性。

根據公告,在本次股權轉讓完成后,黃麗鋒將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而他執(zhí)掌的歡樂傳媒早在2009年就傳出過“借殼上市”的消息,在2017年還被爆出通過華錄百納“曲線上市”的緋聞。

截至10月18日收盤,碳元科技的股價已經跌落至9.85元。然而,當下的股價漲跌,對于股權轉讓的雙方都沒那么重要了。

從交易達成的那一刻起,碳元科技的結局或許已經注定。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智能制造 獵頭職位 更多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