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滴滴啟動造車項目,成為攪動汽車行業(yè)的"大鯰魚"!

三、滴滴造車優(yōu)勢明顯

作為國內移動出行領域先行者和領跑者,滴滴本身就屬于汽車相關產業(yè)的范疇,加上滴滴在定制網約車上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軟硬件經驗,與其他跨界造車的企業(yè)相比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F在萬事俱備,只需在爭取資金和爭奪人才上發(fā)力了。

滴滴的融資能力不是一般的強,從2012年成立至今,滴滴一共經歷了21輪融資,融資金額超過千億美元。2016年全球市值第一的科技公司蘋果斥資10億美元戰(zhàn)略投資滴滴出行;阿里、騰訊、富士康和資本巨鱷軟銀等都參與了滴滴的投資;國有企業(yè)中國郵政、國機汽車等也是投資者。

今年1月,滴滴剛剛完成一輪3億美元的融資,加上2020年5月公開披露的軟銀愿景基金2期領投的超5億美元融資,滴滴已累計獲得超8億美元投資。據外媒最新報道,滴滴自動駕駛部門還計劃要再籌集5億美元,用于加速無人駕駛技術的量產,并投資芯片等技術。

近日又頻頻傳出關于滴滴上市的傳聞,3月24日,有媒體報道,滴滴可能選擇美國上市(IPO)而非中國香港,預期估值1000億美元。另有消息稱,滴滴考慮在美國上市后,于香港二次上市,可能在今年第二季度交表、三季度在港交所完成上市,目標估值超過600億美元。據悉,除了公開募股IPO的方式,滴滴還有可能SPAC(殼公司)的方式借殼上市。

目前滴滴的造車團隊正在緊鑼密鼓地組建。據稱,曾任蔚來汽車用戶發(fā)展副總裁的朱江可能會加入滴滴。朱江先后在華晨寶馬、雷克薩斯、蔚來等公司工作,有多年車企工作經驗,現就職于福特中國。雖然朱江隨后否認將加入滴滴,但滴滴將開始"挖人大戰(zhàn)"已經沒有懸念了。

滴滴還擁有大量網約車各時段各地段的行駛、駕駛、路況數據乃至司乘數據,2020年5月,滴滴平臺的月活躍人數高達5439萬人,掌握著巨大的流量入口,這些都是傳統車企和其他跨界造車企業(yè)所不具備的。滴滴的定制網約車可以通過用戶體驗,根據反饋不斷完善提升產品,為未來實現無人駕駛做準備。

四、滴滴的"野心"有多大

滴滴造車在模式上可能既不會像小米等企業(yè)一樣成立全資子公司造車,也不會采用之前D1以車企為主導的方式,而是采用壓力更小的代工+供應商模式。

滴滴創(chuàng)始人、CEO 程維曾提出"三網融合"的概念,也就是說信息、交通和能源三網融合是推動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舉措,也是未來最大的趨勢和變革之一。而新能源汽車就是能源互聯網與交通互聯網相互融合的新產物。

智能電動汽車將成汽車產品競爭主戰(zhàn)場,更是下一代移動互聯網 AIoT 最重要 的產品平臺。而在網約車行業(yè)接下來的競爭中,技術迭代和服務品質優(yōu)化越來越重要。由于電動車結構相對簡單且動力差異不大,傳統燃油車所需的發(fā)動機、變速箱等大件不 再是關鍵,包括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在內的軟件定義的智能化水平將是智能電動汽車的核心競爭力。

滴滴的產品也與傳統的汽車以駕駛者為核心不同,而是以乘坐者為核心。以滴滴花費3年時間與比亞迪聯合打造的第一款定制網約車D1為例,這是首代專為共享出行場景"由內到外"重新設計研發(fā)的汽車。D1圍繞網約車乘客與司機的體驗進行了全新設計,具有奧迪A6級空間,乘客下單后可以在滴滴APP調節(jié)車內空調溫度、風量、座椅加熱等功能。

并且后排還配備電滑門,給乘客更好的上下車體驗,在安全方面D1 搭載了AEB系統,急行遇障時會自動剎車,保障司乘安全,這也是首款搭載AEB系統的網約車。

D1補貼后售價15.18萬元,續(xù)航418KM,解決了電動車續(xù)航里程焦慮的問題。

與其他跨界造車企業(yè)干打雷不下雨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21年D1首季度銷量已達5000臺。這得益于其獨特的銷售模式,滴滴將造出來的車出售給租賃公司,然后由租賃公司租給網約車司機,根本不用擔心銷量,這也是滴滴與普通造車企業(yè)相比一個獨特的"殺手锏"。

程維在 D1 發(fā)布會上作了規(guī)劃,滴滴的定制網約車會一直迭代,到 2025 年,定制版網約車 D3 將在滴滴平臺普及超過 100 萬臺,到 2030 年,D 系列將去掉駕駛艙,實現完全意義上的無人駕駛。

滴滴不僅要成為全球第一個推出定制網約車的共享出行平臺,更是要成為引領汽車和交通行業(yè)改造的世界級科技公司,在全球最大一站式出行平臺的基礎上,進一步成為世界級的汽車運營商和智能交通技術的引領者,讓所有人不用買車就可以擁有更安全、更高效、更舒適的出行服務。直白地說,滴滴要走一條自己的路,從而讓傳統車企和其他各式各樣跨界造車的企業(yè)無路可走。

讓"天下無車"!滴滴"野心"能實現嗎?

<上一頁  1  2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智能制造 獵頭職位 更多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