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γ-分泌酶如何“系緊安全帶”到達目的地?

由于γ-分泌酶在阿爾茨海默病中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人們一直在研究和測試γ-分泌酶作為一個潛在的治療靶點,但γ-分泌酶通過靶向超過100 種底物影響許多生理過程,它在體內的作用遠比產生淀粉樣蛋白廣泛得多。

法蘭德斯生物技術研究所官網7月22日消息

由比利時法蘭德斯生物技術研究所(Flanders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VIB )-天主教魯汶大學(University of Leuven,KU Leuven)的Wim Annaert 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發(fā)現(xiàn)了γ-分泌酶的早期組合體,γ-分泌酶是一種蛋白質復合物,與包括阿爾茨海默病在內的許多細胞過程有關。在第一步中,形成兩個二聚體亞復合物,它們獨立地離開內質網,然后才組裝成一個四亞基復合物。這種“扣緊”機制被認為可以防止過早組裝和活動。這些新發(fā)現(xiàn)非常重要,因為γ-分泌酶是阿爾茨海默病和其他疾病的重要潛在治療靶點。研究近日發(fā)表在《細胞生物學雜志》(Journal of Cell Biology)上。

研究于2021年7月22日發(fā)表在《Journal of Cell Biology》(最新影響因子:10.539)雜志上

一種與斑塊形成有關的酶

γ-分泌酶是一種最廣為人知的酶,它能切割淀粉樣前體蛋白(APP),產生一種叫做β-淀粉樣蛋白的小肽,是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大腦中斑塊的主要成分。自從發(fā)現(xiàn)γ-分泌酶在疾病中的作用以來,人們一直在研究和測試它作為一個潛在的治療靶點,但它在體內的作用遠比產生淀粉樣蛋白廣泛得多。

我們現(xiàn)在知道γ-分泌酶是一個由四種成分組成的復合物,其中兩種有多個同源物,導致復合物具有不同的亞細胞分布,為底物選擇性提供了基礎。所有四種γ-分泌酶成分都是跨膜蛋白,共轉化插入內質網。但這四個亞基是如何在如此穩(wěn)定的酶復合物中組裝的,至今仍是未知。

在 γ-分泌酶組裝中,二聚體在內質網中進行,并在內質網退出后形成完整的復合體

解剖裝配線

VIB-KU Leuven腦與疾病研究中心的Annaert實驗室專門研究膜運輸,并有長期研究γ-分泌酶復合物的記錄。通過結合生物化學和高分辨率成像,他們現(xiàn)在已經揭示了γ-分泌酶組裝過程的早期步驟。

“為了解剖組裝步驟,我們使用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的Randy Schekman(他獲得了2013年的諾貝爾醫(yī)學獎)開發(fā)的方法,我們在這方面進行了合作。這種方法揭示了四個亞基中的兩個在內質網中形成二聚體,以這種方式防止單個亞基的過早分解,”Wim Annaert說,“這些二聚體只會在不久后完全組裝成γ-分泌酶復合物,從內質網退出到它們向高爾基體復合物的轉變之間!

只有完全組裝好的復合物才能通過高爾基體運輸到它們的最終目的地,在不同的細胞隔間里。

有趣的是,在γ-分泌酶的高分辨率結構中,二聚體的組裝特征仍然可見,這表明二聚體的組裝有一個“扣合模型”:二聚體的一邊充當“扣”,而另一邊通過相互作用使整個復合物保持在合適的位置,起到帶的作用。

Annaert說:“這種‘扣緊’機制可以防止基底的不及時處理?紤]到從發(fā)育過程到癌癥和阿爾茨海默病,γ-分泌酶控制的底物和途徑的廣泛范圍,對這一組裝過程的精確調節(jié)允許對γ-分泌酶活性進行進一步的時空調節(jié)!

這些見解是非常有價值的,因為復雜組裝過程中的問題也可能對γ -分泌酶調控的許多生理和病理過程產生重大影響。

參考文獻

Source:Flanders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Gamma-secretase 'buckles up' to reach its destination

Reference:

Rosanne Wouters, Christine Michiels, Ragna Sannerud, Bertrand Kleizen, Katleen Dillen, Wendy Vermeire, Abril Escamilla Ayala, David Demedts, Randy Schekman, Wim Annaert. Assembly of γ-secretase occurs through stable dimers after exit from the endoplasmic reticulum. Journal of Cell Biology, 2021; 220 (9) DOI: 10.1083/jcb.201911104

免責聲明

本公眾號上的醫(yī)療信息僅作為信息資源提供與分享,不用于或依賴于任何診斷或治療目的。此信息不應替代專業(yè)診斷或治療。在做出任何醫(yī)療決定或有關特定醫(yī)療狀況的指導之前,請咨詢你的醫(yī)生。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