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猝死可以預防,這些高危人群應早安裝心臟植入式裝置!

2022-01-30 10:07
來源: 粵訊

來源:健康時報

受訪專家:

宿燕崗,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心內科主任醫(yī)師

王景峰,廣東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主任醫(yī)師

“我國每年心臟猝死發(fā)生率是41.84例/10萬人,即每2400個人中就有一個發(fā)生心臟性猝死!睆V東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王景峰教授提醒,“猝死”隨時可能出現(xiàn)在我們身邊!

“每年有54萬人發(fā)生心臟性猝死,大概只有5400人左右能夠存活,院外存活率只有不到1%!痹谕蹙胺褰淌诳磥,救治成功率低一方面是沒有及時進行心肺復蘇、體外除顫等急救措施,另一方面就是大家的防范意識不夠。

臨床中,經常有人問,看著身體這么好的一個人怎么就突發(fā)心臟猝死?這正是心臟病的可怕之處,有的患者沒有癥狀、沒有征兆,甚至進展到心衰都沒有表現(xiàn)出不適,這類高危人群是最難找的,也是突發(fā)猝死風險最高的。

體檢,只靠一個心電圖是不夠的

篩出無癥狀的心臟病高危人群,只靠一個心電圖是不夠的。王景峰教授建議體檢時再增加一個超聲心電圖,必要時做一個動態(tài)心電圖,目的就是用多種檢查方法對心臟病患者,進行心臟性猝死的危險分層,進而有針對性診治。

一般男性40歲,女性45歲,建議每年做一次心電圖。如果普通心電圖有心肌缺血、ST-T改變這樣的字樣,則需留意。并進一步檢查有沒有冠心病,有必要時可以做冠脈CTA或者冠脈造影。

另外,心力衰竭患者發(fā)生猝死的風險也較高。心衰導致患者容易發(fā)生心臟射血分數降低,因為心臟是一個射血器官,射血量能夠滿足人體的需要時,心臟功能是正常的。當存在心律失常等其他問題的時候,射血量不能滿足人體的需要時,心衰的癥狀就出現(xiàn)了,因此建議增加心臟彩超檢查。

猝死,可以通過心臟植入裝置提前預防

心臟性猝死也是可以預防的,尤其是冠心病患者、曾經發(fā)生過心肌梗死者、心臟射血分數過低者、心力衰竭患者、有嚴重室性心律失常史者、曾經發(fā)生過心臟性猝死者、有心臟性猝死家族史者等高危人群,更需格外注意。

得益于起搏器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目前臨床中已有可預防心臟性猝死的植入式裝置。例如ICD(心律轉復除顫器),一旦發(fā)現(xiàn)致命的心律失常,該機器可以自動且及時識別和治療,在數秒內幫助心臟轉為正常節(jié)奏,避免心臟性猝死。

同時,主要用來治療心衰的CRT(心臟再同步治療)裝置技術也進一步發(fā)展,目前針對心衰合并心臟性猝死高風險的患者,臨床中可通過CRT-D(心臟再同步治療除顫器)進行治療!靶乃セ颊咝奶⒉宦,但會存在左束支傳導阻滯、陣發(fā)性房顫等癥狀”,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心內科主任醫(yī)師宿燕崗教授指出:“CRT-D是目前重要的心衰器械治療手段之一,在改善左右心室不同步癥狀的同時,還具有除顫功能,把治療心衰和預防猝死‘合二為一’”。

吃藥不能預防嗎?不少心血管患者都是長期服用藥物來控制病情進展!八幬锟梢云鸬揭欢ǖ淖饔,比如β受體阻滯劑以及新型的藥物,但是藥物只有一定的改善心血管疾病和預防室速室顫發(fā)生的作用,不能夠完全防止猝死的發(fā)生。以ICD為例,如果發(fā)生了室速室顫,裝置可在10-20秒內就自動除顫治療,比在醫(yī)院進行除顫效率高,猝死是不可預見的,對于高風險患者提前植入可有效降低死亡率! 王景峰教授說。

治療,很多患者對植入后存在顧慮

據國家衛(wèi)健委數據,2018年中國大陸ICD植入量僅為4471例,遠低于部分歐美國家的ICD植入量。即便是CRT-D裝置,在中國適合安裝的患者大概每年預估也有30萬人左右。

雖然心臟植入式電子裝置在臨床中的運用日趨成熟,還是有部分患者存在顧慮,不愿意做。更多的患者是對植入器械不了解,怕影響到正常生活。尤其是以下常見問題:

核磁檢查能不能做?傳統(tǒng)的心臟電子裝置植入后,需要遠離強電場及強磁場的裝置,這一點也讓很多患者充滿顧慮。心衰患者平均年齡在65-70歲左右,正是腫瘤、心腦血管疾病以及骨關節(jié)疾病的高發(fā)年齡。但目前磁共振(MRI)檢查在腫瘤診斷、神經系統(tǒng)檢查、軟骨關節(jié)等領域處于不可替代的地位。研究發(fā)現(xiàn),50%-75%的患者在置入起搏器后有可能需要進行MRI掃描。

目前隨著技術的發(fā)展,已有部分ICD和CRT-D增加MRI兼容功能,為患者提供更多治療選擇。例如,Galaxy家族ICD和CRT-D在2020年11月獲批MRI兼容標簽,且植入手術于2021年1月在全國四十多家醫(yī)院陸續(xù)開展,當中包括了王景峰教授和宿燕崗教授所在的廣東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和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更多開展植入手術的醫(yī)院可參考文末)。

“原來CRT-D裝置都沒有MRI兼容功能,植入后不能做磁共振檢查,患者就少了一個檢查方法,就會對其他疾病的診斷治療造成一定的影響。”宿燕崗教授指出,“現(xiàn)在新推出的兼容MRI檢查的心臟植入式電子裝置則解決了這個問題,植入裝置后患者也可安全、放心做MRI檢查!

裝置會不會沒電?以前的裝置體積都比較大就是因為電池容量的問題,現(xiàn)在新的電池技術,裝置體積越來越小,壽命也越來越長,可避免患者多次手術風險,同時減輕治療給患者帶來的經濟負擔。比如Galaxy家族的ICD可以用到10年以上;CRT-D則可以達到9年以上。

藥物是否繼續(xù)服用?不管是ICD、CRT-D本身不需要額外的干預,通常主張患者盡量淡忘植入的事情,不需要在意它的存在。原來的藥還需要繼續(xù)服用,尤其是有高血壓、冠心病的患者要堅持服藥,定期到醫(yī)院配藥的時候,順便檢查機器,對心臟功能進行檢查。另外,生活方式需要調整,比如別太勞累、注意別感冒、別太激動等。

(附:目前已開展Galaxy家族MRI兼容ICD和CRT-D植入手術的醫(yī)院名單)

聲明: 本文系OFweek根據授權轉載自其它媒體或授權刊載,目的在于信息傳遞,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lián)系我們。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醫(yī)療科技 獵頭職位 更多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