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關于馬拉松賽場上的猝死,我們需要把好兩道關

短短十幾年,馬拉松在中國遍地開花。作為一種長距離的跑步方式,馬拉松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熱愛運動的人們。然而,馬拉松比賽中猝死事故頻發(fā),讓我們意識到馬拉松比賽自身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危險性。

2018年11月24日,在昆明晉寧馬拉松中,一位跑者在半程馬拉松19公里處猝倒在地,雖然身邊的跑者和醫(yī)護人員緊張地輪番為他進行心肺復蘇,但還是沒能救過來。

2017年11月26日,上海長寧國際半程馬拉松一名男性賽參賽選手在距離終點150米處突然倒地,急救志愿者即刻趕到進行心肺復蘇、AED等搶救措施,并就近送院搶救,但仍搶救無效死亡。

2017年5月29日,銀川馬拉松半程馬拉松比賽中,一名跑友在距離終點2.5公里處倒地,送抵醫(yī)院后,搶救無效死亡。

2016年12月10日,廈門半馬中,跑者林某某在距離終點4.5公里處倒地,心臟驟停、呼吸停止。另一位跑者吳某某在到達終點后倒地,心跳停止、呼吸微弱、瞳孔放大。

2015年12月20日,福州國際馬拉松,參加半程賽的盧某出發(fā)至10.5公里后突然倒地,送醫(yī)院后終告不治。

2015年11月15日,上饒全國半程馬拉松比賽中,一名選手沖過終點后心跳驟停,送醫(yī)院搶救無效死亡。

可以看出,猝死的跑友多數(shù)都是參加半程項目,猝死發(fā)生的時刻要么在沖過終點,要么在距離終點不遠的地方。

因噎廢食,從此“棄馬當然不可取。但認為這只是小概率事件,直接忽視風險,顯得更不明智。這篇文章主要要討論,對于馬拉松賽事,我們該如何為生命把關。

第一道關是賽前的健康檢查

比賽前,為了對自己的生命負責,應該對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行檢查,特別是心臟、血壓的狀況進行檢查。心血管疾病或者是高血壓患者不能參加馬拉松比賽,F(xiàn)在大眾對于參與馬拉松賽事的熱情特別高漲,因此能成功報名參加馬拉松比賽并不容易。然而盡管機會來之不易,如果身體狀況的確不允許,千萬不要冒險參賽。

第二道關是賽道上自我把關

馬拉松猝死案例多半發(fā)生在長度為21.0975公里的半程馬拉松,原因有兩點:

一是,能參加全程馬拉松意味著選手已經進行了系統(tǒng)的長時間訓練,對于馬拉松賽事存在“敬畏之心” 。而很多參與半馬的選手,平時可能只跑過5公里或者10公里,感覺“咬咬牙”就能跑,沒有去了解自己的身體極限。

二是,半馬是全馬距離的一半,因此很多人覺得難度系數(shù)也打了五折。在跑步的過程已經出現(xiàn)了胸悶、喘不過氣的情況,也希望憑借意志力堅持下去。甚至是在臨近終點時,為了更好的成績,會進行最后的沖刺,而問題往往也出現(xiàn)在這個時候。

因此,為了保障生命安全,馬拉松選手還需要輔助的設備來為他們把關。筆者認為參賽選手可通過佩戴智能手環(huán)或者胸貼式的可穿戴心電設備,進行精準的檢測,并及時發(fā)出異常心電信號預警,這樣將避免很多悲劇的發(fā)生。馬拉松選手在賽程中,動作幅度較大,出汗較多,都會對此類心電設備產生較大干擾問題,因此抗干擾能力是此類設備的成敗關鍵。

最后,馬拉松是一項充滿魅力的賽事,在長達42.195公里(21.0975公里)的賽道上,有無數(shù)和你一樣熱愛運動的人一起奔跑。原本繁忙擁堵的街道被清空,整個城市都在為奔跑者讓路,為奔跑者喝彩。但在享受運動帶來的快樂以及挑戰(zhàn)自己的成就感的同時,永遠心中要繃著一根弦,熱愛運動,更關愛生命。

聲明: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OFweek觀點。刊用本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翻譯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