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2024,哪些跨國藥企在加注中國市場?

2024-03-25 11:35
氨基觀察
關注

2023年,疫苗巨頭們在中國市場的“撤退”令人猝不及防。

去年10月,葛蘭素史克將帶狀皰疹疫苗的中國權益交給了智飛生物;11月,輝瑞也將13價肺炎疫苗的中國權益交到了北京科園手中。

這樣的舉動引發(fā)了廣泛的關注,在市場看來,這不僅涉及商業(yè)利益,更可能映射出了國際格局的變化和跨國大藥企戰(zhàn)略的調整。

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的背景下,美國制藥公司似乎對中國市場的投資和支持顯得相對保守。因此,這些動作難免讓人多重解讀。

但目前而言,跨國大藥企在華一系列的轉變,可能更多只是基于商業(yè)層面的考量。當中國本土力量的顯著增強,跨國藥企不得不重新審視它們的布局和策略。

從跨國藥企的近期的一系列動作來看,中國市場仍是他們的焦點。今年以來,阿斯利康在青島、蘇州的項目相繼開工,總投資超過10億美元。

在3月初的研發(fā)日活動上,諾和諾德明確表示,中國區(qū)域未來的收入占比將會大幅提高。

日前,禮來首席執(zhí)行官David Ricks在與國內高層的會晤中,也明確表示:愿意增加在中國的投資并加強研發(fā)合作,以更好地服務于中國市場。

看起來,到目前為止,醫(yī)藥市場還是相對“純粹”。

/ 01 / 持續(xù)加大投資

目前看,用實際行動加注中國市場的跨國大藥企,并不少。

例如,諾和諾德便是對中國市場抱有極高期待的藥企。在3月初的研發(fā)日中,諾和諾德有一個專門的“Region China”章節(jié)。

根據數(shù)據,中國區(qū)域的銷售貢獻占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IO) 業(yè)務的11%~12%。雖然2022年開始,受帶量采購的影響中國銷售貢獻有所下滑,但未來中國收入比重將會提升。

諾和諾德預計,到2030年中國區(qū)占比達到17%。至于增量來自哪里,相信并不難尋找答案:GLP-1。公司透露,司美格魯肽肥胖適應癥品牌Wegovy將于今年獲批在國內上市。

為此,諾和諾德加大了在中國地區(qū)的固定資產投資力度。2023年第一季度,諾和諾德在天津投資11.8億人民幣啟動成品車間擴建項目,引進預填充注射筆生產線。而在2024年3月19日,諾和諾德再一次宣布,在天津投資約40億人民幣用于無菌制劑擴建項目。

加大在華投資力度的,不僅是諾和諾德,還包括阿斯利康。今年2月份,阿斯利康對中國區(qū)業(yè)務進行了升級,宣布上海成為其第五大全球戰(zhàn)略中心。這意味著,這家對中國市場最為了解的MNC,再次深化其在華布局。

與戰(zhàn)略升級緊隨而至的,是持續(xù)的固定資產投資。3月1日,阿斯利康宣布,將在無錫高新區(qū)投資4.75億美元新建小分子藥物工廠,預計未來在國內上市的阿斯利康特定小分子藥物將在無錫新工廠實現(xiàn)從制劑到包裝的生產,并供應國內外市場。

而在日期臨近的2月末,位于青島高新區(qū)的阿斯利康吸入氣霧劑生產供應基地項目進入全面施工階段,該項目總投資7億美元,產品主要包括呼吸類疾病治療藥物。

3月24日,阿斯利康CEO蘇博科對此表示,推動這兩項投資的核心原因,是他對該公司在中國的長期發(fā)展信心滿滿。

另外,去年,輝瑞還與中國健康研究中心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以支持公共衛(wèi)生研究和改善農村人口的健康。只是,目前為止還沒有宣布具體投資。

/ 02 / 淘金也是一種選項

除了直接發(fā)展,“淘金”中國分子,也是MNC的一種選項。

去年以來,包括阿斯利康、默沙東、BioNTech、禮來在內的大藥企,先后與國內藥企達成合作,斥巨資引進管線。

典型如阿斯利康,過去一年其已經與國內多家創(chuàng)新藥企建立合作關系,引進了部分藥企的早期管線,如其與誠益生物就GLP-1藥物ECC5004達成20.1億美元的合作。

不僅是阿斯利康,葛蘭素史克首席商務官同樣Luke Miels認為,中國創(chuàng)新藥市場是一個很好的狩獵場。GSK也是在用行動,去證明這一點。

去年10月份,葛蘭素史克就宣布,以最高15.7億美元的價格,引進了翰森制藥的B7-H4 ADC藥物。

雖然部分藥企還未完成引進動作,但對中國分子虎視眈眈。

去年10月,輝瑞首席執(zhí)行官Albert Bourla表示,新冠之后腫瘤會成為輝瑞下一個希望攻克的重點領域,而他認為中國的科學實力能夠成為幫助全球患者的新創(chuàng)新源泉。

潛臺詞是,輝瑞將會利用“中國科學”作為新藥的來源。雖然引進還沒有發(fā)生,但輝瑞新任腫瘤學主管在對媒體表示,目前在尋求ADC藥物的交易,包括來自中國的ADC藥物。

或許,接下來輝瑞在“淘金”中國分子方面,會有后續(xù)動作。

/ 03 / 難以割舍的市場

MNC做出的種種決定,并不難理解。時至今日,中國醫(yī)藥行業(yè),早已成為巨頭難以割舍的市場。

雖然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國內創(chuàng)新藥企玩家都把出海作為共同的目標。仿佛只有到海外去,到藥物不限價、沒有醫(yī)保談判的美國市場去,國內創(chuàng)新藥企才有未來。

但實際上,中國醫(yī)藥市場天花板并不低。這一點,通過巨頭們的財報中,就能窺探一番。2023年,默沙東中國區(qū)域收入達到68億美元,占其全球業(yè)務比重接近13%。

就目前來看,默沙東中國區(qū)業(yè)務收入并未觸及天花板。其收入主要來自九價HPV疫苗。過去因為產能、接種年齡等因素限制,國內女性九價HPV疫苗的潛能并未充分釋放;另外,男性適應癥還有待開墾。

在這一背景下,默沙東必然不會輕易放棄中國市場。這也是其他跨國大藥企重視中國市場的核心原因。

而回到”淘金“角度。近幾年國內創(chuàng)新藥企發(fā)展迅猛,創(chuàng)新質量正在不斷提升。不僅license out數(shù)量一年比一年多,被挑中的管線質量也整體上了一個臺階,一些管線都有著競爭全球FIC/BIC的潛力。

對于大部分國內藥企來說,眼下還不具備自主出海的實力。因此,對外授權可以說是階段性的無奈之舉。

在葛蘭素史克看來,國內之所以是一個很好的分子狩獵場,原因就在于,這里雖然有著極大的工程師紅利,能夠誕生競爭力的分子,但中國公司通常只要國內權利。

很顯然,不管是出于中國本土市場的掘金需求,還是全球化發(fā)展的管線補強需求,中國市場都是跨國大藥企難以回避的一個問題。

       原文標題 : 2024,哪些跨國藥企在加注中國市場?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醫(yī)療科技 獵頭職位 更多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