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從老基建到新基建 誰能站上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新風口?

2020-06-01 08:59
常言道
關注

不論是以“鐵公基”為代表的老基建,還是以融合基礎設施為代表的新基建,交通都是其重要組成部分。但從老基建到新基建,交通行業(yè)已經被賦予了全新內涵。

過去,老基建中的交通,主要涉及鐵路、公路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如今,新基建中的交通則已經上升為智能交通基礎設施,雖然只是多了“智能”兩個字,但卻不僅僅是交通基礎設施的智能化升級,更是智能交通廣泛應用為智慧城市發(fā)展帶來的全方位促進。

事實上,近年來交通行業(yè)的數字化轉型一直在持續(xù)推進,以5G、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數字化技術,與交通行業(yè)的融合也日趨深入;而智能交通基礎設施入選新基建,無疑將進一步驅動交通數字化轉型的升級。

這對于已經服務交通行業(yè)20年的華為來說,既是一個全新的歷史機遇,同樣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數字化技術在智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中所扮演的角色需要重新定義,智能交通在新基建浪潮下的技術框架也需要實現創(chuàng)新突破。

從老基建到新基建 誰能站上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新風口?

成為新風口 智能交通建設的基本邏輯

在我國城鎮(zhèn)化進程不斷加快的今天,許多大中城市已經把智能交通列為城市發(fā)展過程中的優(yōu)先選擇,以緩解交通擁堵、提高治理效率、減少環(huán)境污染、提升安全保障等,智能交通逐漸成為推動智慧城市落地的重要抓手。

作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能交通領域近年來所受到的政策支持力度也不斷加碼。去年9月《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的正式發(fā)布,給未來智能交通的建設確立了目標和方向:大力發(fā)展智能交通,推動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超級計算等新技術與交通行業(yè)深度融合,“全面建成世界領先的智能交通系統”。

事實上,數十年來智能交通的發(fā)展一直與技術進步息息相關。當技術創(chuàng)新進入一個全新的發(fā)展周期,這些技術就會逐漸與交通行業(yè)相融合,推動行業(yè)進入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從早期的交通行業(yè)信息化到今天的交通行業(yè)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一直都沿襲這一發(fā)展脈絡。

在2000年之前,智能交通的發(fā)展主要得益于位置服務技術和通信技術的突破;2000年至2010年,隨著計算能力的不斷提升,高清視頻、智能分析等逐漸得到全面應用;2010年至今,基于人工智能的車路協同、自動駕駛、智能出行等,逐漸成為智能交通的發(fā)展重點。

智能交通建設涉及眾多新興數字化技術,這些技術的應用所帶來的不僅僅是交通基礎設施、交通裝備的迭代升級,更會給未來交通發(fā)展和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帶來全面提升。具體來說,交通行業(yè)數字化可以分為基礎設施數字化和業(yè)務流程數字化,其中基礎設施數字化主要涉及IoT、5G、機器視覺、雷達等感知聯接技術;業(yè)務流程數字化則設計云計算、大數據、AI等。

這些數字化技術融合應用所帶來的智能交通發(fā)展,不僅包括基礎設施智能化,還包括交通運輸裝備的智慧化和出行服務的便捷化,進而推動實現物與物、物與人、物與網絡、人與人之間的廣泛鏈接和高效互動。

因此,智能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既是交通行業(yè)一次難得的發(fā)展機遇,也是整個ICT領域的一個重大機遇。如果說過去“鋼筋水泥”是交通行業(yè)發(fā)展的基礎,那么在“新基建”浪潮下,數字化技術才是智能交通賴以發(fā)展的基礎支撐。

從老基建到新基建 誰能站上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新風口?

1  2  下一頁>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智慧城市 獵頭職位 更多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