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quán)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高端對話】探尋上汽乘用車獨特的“兄弟文化”

2018-11-06 14:17
吳聲汽車
關注

05

吳迎秋:剛才講到產(chǎn)品,一步一步在上臺階,尤其是在名爵 HS、榮威MARVEL X上刷新了技術(shù)性能的新高度。

在這之前,您作為領導者,在做上一款產(chǎn)品的時候,一定會想著規(guī)劃下一款產(chǎn)品。您會要求下一款產(chǎn)品一定要上個臺階。我們感覺,您抓到的“牛鼻子”,應該就是操控、底盤等。這些基礎架構(gòu)你肯定會規(guī)劃在前面。當您開始給團隊提要求的時候,是不是已經(jīng)想到,就要抓這些東西?

王曉秋:是的,我們做下一款產(chǎn)品之前就想到了。在對每一款產(chǎn)品做定義的時候,我們就要考慮,下一款車要在哪些方面做到什么程度?競爭對手會是誰?到明天競爭對手會有什么進步?我們要在哪些方面進行超越?目前自己存在哪些短板?在技術(shù)進步、產(chǎn)品進步這些方面如何統(tǒng)一?而且,光有產(chǎn)品還不行,未來的技術(shù)進步路線應該是怎么樣的?通過反復推敲,才能排出來未來怎么做,做什么。

名爵HS全景天窗

在產(chǎn)品定義的時候,每個產(chǎn)品都會定義要做到什么。每個產(chǎn)品都有個表,表上每個項目都有很明確的指標,例如加速性、油耗等指標。我們希望這些指標最后都能達到,但是也需要考慮成本等其他因素,要平衡。產(chǎn)品定義這輛列車一旦開起來,基本上就停不下來了。項目會一開,錢跟著就撥下去了,人、財、物等資源都下去了。當然,這個過程中也會出問題,有問題就得停,但停的代價就太大了。所以,設定的產(chǎn)品目標能不能達到,都要在前期反復研究,基本做到可行。

吳迎秋:剛才聊了那么多,其實還是圍繞著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一方面,汽車到底應該怎么干?大家都在搞汽車,有的也干了很長時間了,但到今天還理不出頭緒來,總覺得當初的問題還在,很多事情抓了以后,還是沒效果。另一方面,國有車企應該怎么干?團隊、產(chǎn)品、技術(shù)很重要,但領導者更重要,更多的可能要看領導者的決策。

比如名爵 HS,您當時是怎么考慮的?您肯定有自己的想法,產(chǎn)品應該具有什么樣的特點?您希望它造型是怎樣的?市場定位是怎樣的?等等。這些方面您是否會跟“兄弟們”提要求?您的指示太空了,似乎也不行,可能還要具體、形象。像有的民營車企,設計師會問老板造型應該是什么樣的,然后再按老板的想法還原出來?偟幕菊{(diào)性可能還是領導者來判斷。在您這兒,是不是也一樣?

王曉秋:談這個話題,談名爵 HS,一定脫不開名爵和榮威雙品牌的定位。多年前,我們沒有明確榮威和名爵這兩個品牌該怎么樣。按我們當初的能力資源,大概也只能干一個品牌。到了2018年、2019年,如果我們不能很清晰地把這兩個品牌定義清楚,不能做出差異化,雙品牌就沒有意義了。一定要有差異化才有價值。對榮威來說,把榮威RX5定義為全球首款量產(chǎn)互聯(lián)網(wǎng)汽車,還是比較成功的。對名爵品牌來說,名爵擁有94年的品牌歷史,如何把名爵的品牌基因挖掘出來,把原來的跑車基因放到今天來傳承和創(chuàng)新,這是需要下功夫的。

榮威MARVEL X

例如,在造型上一定要有區(qū)別。全球大概只有兩家品牌敢用“面”來做造型,一個是保時捷,一個就是名爵,其他沒有人敢做。因為“面”要是做得不好,就是“畫虎不成反類犬”,很難看。所有車都用線來做,我用“面”來做,這個挑戰(zhàn)是很大的。我有一個顧問朋友,,全球排名前十位的設計師,他說:“你膽子真大,我都不敢做,你下面這幫‘臭小子’敢做!蔽艺f:“你覺得怎么樣?”他說:“我佩服這幫兄弟們!彼麑γ羝放频睦斫庖卜浅I。我們看完“面”后,大家都覺得名爵的力量感,完全能夠讓我們體會到原汁原味的品牌基因。

榮威Marvel X內(nèi)飾

另外一個,“面”對工藝的要求非常高!懊妗睂_壓工藝、拉伸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做不好可能會很難看,做不到原有模型做出來的感覺。最后我們還是決定,向風險最大的方向走下去。今天來看,這個“面”基本能在名爵HS上體現(xiàn)出來。除了保時捷,它跟國內(nèi)、跟全球所有車的外觀造型都不一樣了。這樣,我們就走出了一條差異化的道路,把名爵與榮威區(qū)分開來。

吳迎秋:你們是不是有一套工作模型來輔助決策?據(jù)我了解,有的企業(yè)可能會在產(chǎn)品定義的表上標注出來,諸如:哪些是必須要達到的標準,哪些是要求重點突破的。你們有沒有這樣的東西?

王曉秋:有的。我們所有的技術(shù)指標一項一項都列得很清楚,要做到什么樣、要達到什么水準都非常清晰。比如操控,必須七分以上。所有導致達不到七分的因素,要全部消除掉。還有所謂的頓挫感等不良感受,也都要消除掉。原來軟件是別人的,隨著整個公司的技術(shù)能力增強,現(xiàn)在軟件是自己的了,所以可以調(diào)整的參數(shù)多了,余地也大了。此外,雙離合方面,解決低速跟車時的頓挫感,這方面大眾品牌做得最好。那么大眾的標準就是我們的標準,我們就是要做到這個水平。怎么做我不管,反正三年內(nèi)必須給我做到這個標準?赡,為了實現(xiàn)這個目標,軟件要重新做、人要重新招等。

吳迎秋:也就是說您的決策,既有領導的主觀意志和經(jīng)驗在里面,同時也有一套科學的體系在保障。

還有一個決策難題就是成本。關于成本,你們是怎么考量的?

王曉秋:我考慮的目標就是,我們新一代車一定是物超所值的。比如,一輛價格在15萬元左右的車,在市場上它的價值一定要是最高的。目前,一定要給用戶更多的價值,吸引用戶,樹立口碑。

這樣做,無非就是邊際貢獻低一點,對公司的盈利肯定會有影響,但是我們不是一個急于去市場上兌現(xiàn)價值的公司。制造業(yè)是一種長跑。一個車型從頭到尾,研發(fā)周期達三十個月以上。我們要著眼未來,眼前利益要考慮,但更多的還是要看長期、看發(fā)展、看未來公司的價值以及制造業(yè)的價值。所以,我們對技術(shù)的投入力度是很大的。比如混合動力,其他企業(yè)只是雙模,我們可以真正能把兩種動力混在一起。我們有這樣的文化,在技術(shù)上一定要超越對手。

吳迎秋:像名爵 HS用的材料很好。這些真材實料看得見、摸得著。我最大的擔心是這么好的材料用上去了,成本怎么控制?

王曉秋:成本對我們來說肯定是最大的挑戰(zhàn);氐矫鬑S這款車上,更是如此。但是,如果沒有幾款打得響的產(chǎn)品,這個品牌就很難。

吳迎秋:就是說,為了做出打得響的名爵產(chǎn)品,哪怕在成本上傾斜一些,傾斜到品質(zhì)上、技術(shù)含量上、性能上,也是值得的。

王曉秋:對!名爵品牌總要有一個旗艦產(chǎn)品。沒有特點沒人買,說得再好也沒有用。一定要有用戶去體驗,要更多的用戶能接受,這樣品牌就出來了。很多動不動就幾百萬元的豪華車,老百姓其實并不關心。我是為普通消費者造車,造大家看得見、摸得著、開得爽、能買得起的車。這樣一款真正讓用戶喜歡的車,要體現(xiàn)我們的造車技術(shù)和價值。當然,成本肯定是一個挑戰(zhàn),但是既然大家都覺得名爵HS這款車要成為名爵的旗艦的話,那么,就必須要這樣。可能眼前是犧牲了一點利益,但是對品牌的口碑、對用戶的吸引,一定會帶來好處。

06

吳迎秋:要把車干出來,得有權(quán),有決策權(quán)、財務權(quán)等。這就涉及到體制內(nèi)的授權(quán)問題。

王曉秋:集團給分公司是充分授權(quán)的,我給團隊也是充分授權(quán)的。不過一些決策其實還是大家討論,群策群力。討論的時候,比如總經(jīng)理辦公會、項目會,大家都可以吵,有時候吵得拍桌子。但是,拍桌子歸拍桌子,就事論事,討論會更徹底。這項目要不要做?方向?qū)Σ粚Γ繉Φ脑,回去想辦法;不對,再重新討論清楚。我們每年都有幾次定期的戰(zhàn)略會。戰(zhàn)略會上定下來的東西,大家認為一致的,就作為決策確定下來了。

吳迎秋:上汽乘用車是雙品牌,也就決定了要做起來、決策起來,比別人更難一些。

現(xiàn)在,自主品牌都在往上走,已經(jīng)推出了不少高端品牌。上汽乘用車在品牌上有什么想法嗎?有沒有想過打造高端品牌?

王曉秋:榮威、名爵是上汽乘用車的“兩條腿”。榮威車2007年開始銷售,我那時還在這邊。當時,我們希望把榮威打造成中高檔品牌。但品牌高低,很大程度上涉及到對產(chǎn)品、對品牌的理解。打造高檔品牌,一定要給客戶帶來了高端的體驗,如果沒有這種體驗,僅僅價格高了,用戶不會買單。像榮威MARVEL X,是我們第一款操控達到豪華車入門級水平的產(chǎn)品,絕對物超所值。但在品牌向上的過程中,用戶不認,我們肯定得做出一點犧牲。他賣50萬元、60萬元,我們可能賣得比他們便宜很多,這就對成本控制提出了很高要求。物超所值了就會有用戶口碑,用戶的口碑就是價值,就是品牌的價值。

吳迎秋:榮威本來的定位就是中高端品牌。這是不是意味著上汽乘用車目前沒有做一個像WEY、領克這樣的品牌的打算?現(xiàn)在的當務之急是不是要把名爵和榮威兩個品牌區(qū)分開?因為過去有段時間大家有不少議論,很多人說同時搞兩個品牌沒必要,還不如合到一塊,F(xiàn)在看來,是不是分開的時機到了,可以兩翼齊飛了?

王曉秋:您對兩個品牌的理解非常深刻。是的,我們是要把兩個品牌很好地區(qū)分開,在產(chǎn)品上,從DNA到調(diào)性,從造型到內(nèi)飾到性能再到配置,全部分開。在管理上,從品牌部到設計部再到所有的部門,從頭到尾也全部分開來,按這個方向走下去。

吳迎秋:從2014年開始,我們看到上汽乘用車發(fā)生了很多變化,榮威和名爵品牌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不過,很多人也認為,干自主品牌以及中國人自己掌控的國際品牌都是非常難的事,您覺得如果用一句話概括,到底難在哪?

王曉秋:我說句玩笑話吧,想造車還沒進來的兄弟們,就別進來了,這活兒太累了、太難了,活下去都是件難事。別以為干汽車賺錢,汽車行業(yè)可能是所有行業(yè)里最不賺錢的。

雖然是句玩笑話,但這也是真心話。干汽車真的不容易。因為汽車牽扯的產(chǎn)業(yè)鏈太長,從產(chǎn)品開發(fā)到上市,時間跨度太長。這么多東西,都得要用心去做。另外就是技術(shù)跨度太大。對整個產(chǎn)業(yè)的判斷,雖然允許出錯但不能出大錯。

前幾天有朋友來看我,說他在做電動車。我說,用戶是誰都沒搞清楚,就造車了?你們造了一款小車卻很貴,而普通消費者都希望買又大又便宜的車,這車賣給誰去?誰都知道要把用戶放在心里,但是,最難的也是把用戶放在心里。你可能熟悉自己的環(huán)境、自己的階層,但對其他階層、其他環(huán)境并不熟悉。用戶的想法跟你完全不一樣。理解用戶可能也是造車最難的一件事。

吳迎秋:用戶需求變化非?。

王曉秋:確實,這幾年變化都很快。在造型、內(nèi)飾、性能、配置、價格等各方面,我們都需要深刻理解用戶的真實需求。他們可能每天在變,而且90后已經(jīng)成為汽車消費的主體了。要知道,90后里年紀大一點的都已經(jīng)30歲了。他們生活的時代不一樣,受到的教育不一樣,理解起來就更有難度了。

吳迎秋:是的。理解用戶很難,難就難在對用戶的解讀,難在用戶需求變化太快。錢已經(jīng)不是最重要的了,干汽車要用心,還要有一顆強大的心臟,得裝得進去,承受得住。上汽乘用車這幾年實際也是這樣,人裝得進來,團隊里都是兄弟,都有一個很好的心態(tài),能愉快地工作,而且還能承受壓力。不過,這中間的諸多難處,可能只有你自己知道。

王曉秋:可以說是苦樂自知吧。謝謝吳老師。

<上一頁  1  2  3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quán)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nèi)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nèi)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502002758號